志銓:
語言政策佔比較優先的因素(由上而下)
社會運動(由下而上):人民自發的運動
印尼的Medan是大家雜居在一起,在禁止華文的情況下,華人還是可以講福建話。
Medan的族群結構,每個族都將自己的話,碰到同族群的人就講自己的話,所以不執行禁止華語政策。
語言的衰亡到死亡:語言的種類是越來越少,小數民族的語言快速消失。
台灣的客家有五種:四海大平安。如果你有五種客家話,你會怎麼推廣?
社會語言學家喜歡做語言跟地理的因素。不同地理的語言,越分化語言種類就多種。印尼的West Papuan語言種類超過一千種。
世界上沒有一個穩定的雙語社會,比利時比較穩定因為善用領土原則,有地理空間支撐。
新加波的情況只維持語言而忽略了文化的方面。也推動制度性的語言劃分:規定學幾種語言。
新加波缺乏長期文化。
語言景觀跟空間的關係:為什麼台灣在台北車站、中正紀念堂有播日語?;華陰街、北門街道有印尼語?
一些大議題
1. Bilingualism
2. Language & culture
3. language plans and schedule
4. language social movement
5. heritage language
日本在台灣實行漸進式的語言政策(在學校培養新一代講日語,在家還是講母語)
日本在韓國實行強制快速性的政策,雖然語言有提升但人民痛恨
2021年3月22日
第5週:一樹
還我客語運動(1988)
語言衰亡到死亡
印尼華語禁令
1966到1988
這個情況下棉蘭的華人還是會講福建話
棉蘭有很多族群,每個族都講自己的語言,
台灣原住民16族中邵族人數最少(一千人)
Yiddish已經死亡
對語言來講人數很重要
語言可能因為地理的隔絕會分化,某些地區語言的種類很多(巴布亞新幾內亞)
客家話:四海大平安(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
台灣閩南語:漳州話和泉州話融合了(台語優勢腔)
第五周(阮氏水)
- 老師講義
從“換我客語運動”開始 1988
- Ø 語言的 學習吸收:從個人角度和從社會角度(政策,人民反映….)
印尼:1966 到1998:華語被禁。(在“棉蘭”的華人還可以講福建話。可能因為他們有很多組:….. 每個組不管別組講的話)時間久下來在印尼想把華語轉下來是不容易。
? 現在語言的種類是否越來越少?
越多人講的語言那個語言越來越廣, 越少人講那種語言會慢慢消失。
紐西蘭:做得最好。
猶太人的一種語言
- Ø 某個地區語言種類特別多:印尼的一個島(),日本,台灣客家話(5種)
如果只剩下4種語言可能:下班呀文、英文、中文
- 報告討論
v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
在新加坡除了翻譯和第二語言教學還可以發展在哪方面?
世界上找不到一個雙語穩定的國家。
討論議題:
bilingualism
Language &culture
Language plan and schedule
Language social movement
Heritage language
Week5 (良平)
語言飛地與文化飛地: 如同鄉會, 台灣緬甸街,印尼街等
- 台灣的語言景觀現象 : 印尼街, 大眾交通運輸的日語廣播(中正紀念堂,台北車站etc)
台灣原住民漢化甚深, 僅三成原住民恢復族名
-原住民運動三階段: (1)還我姓名 (2)還我語言 (3)還我土地
-最早僅7,8人, 由台大原權會發起: 社會運動無須人多, 關鍵在於是否採取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獲得實質改變
同學問題: 為何廣東人不像客家有客家運動?
-馬來西亞廣東話流通程度仍普遍, 語言流失危機感不強
-還我客語運動成為台灣族群運動的前鋒 : 造成台灣語言政策巨大衝擊, 自此調整
問題思考:新加坡是否存在從下而上的語言運動(language movement)? (馬來運動的語言運動屬於社會運動角度)
-1980李光耀關閉新加坡唯一的中文大學(南洋大學), 然而卻同時提倡講華語運動: 基於政治考量, 因華校學生最常提出異議, 且較易接觸外界訊息,對政權穩定造成
潛在威脅(受到冷戰氣氛影響)
- 單語者掌權(政策皆基於單語人為出發點規劃, 多語為一種形式): 單語者對多語者的語言權力鬥爭
- 新加坡深受英國菁英主義,實用主義,權力平衡思維影響
- 因應文化流失: 發起華文運動
at 12:11 pm on Mar 22, 2021
台灣有很多廣東人,可是他們大部分不會講。為什麼台灣沒有講廣東話的概念?台灣的heritage language 跟廣東話沒有連結?
廣東話變成越南華人的共同語。
cultural enclave:文化廢地,這裡的文化跟其他的不一樣,同鄉會也算是一種。也有研究看這個廢地的範圍是多大。
客家人沒有領土界定所以他們很重視語言傳承,因此引起了「還我客語」運動,再加上客語在台灣比較弱勢所以啟發大家的道德性。
新加波是否有language social movement?
台灣開始有母語政策的時候,往多元的方向走,越來越多元。
新加波:大家都講方言,所以要有政策統一使用華語。
台灣政策影響新加波的
新加波的雙語跟香港的雙語有什麼差異?
香港:一個學生中英文都要好
新加波:一種好就可,英文成績好才能學其他語言。
政權考慮政策:每一次運動都是由華校發起(得到中國或各地的資訊比較多),所以政府把權力給單語言者。李光耀學到幾種英國的機種政策,其中有分化政策。政策反應單語,形式上什麼語言都有,把菁英的人才做代表。
南洋大學時各國大華人賺錢來培養華語師資所以這是一個語言運動。
語言
新加波政策的主要內容:單語言對多語言,可是語言取消文化也失掉,所以李光耀要發起「新儒家運動」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