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A04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馮志銓 2 years, 2 months ago

A


志銓:
台灣原住民語言有16種(九族前:9,九族後:7)
台灣的原族民的外型差別很大,語族是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
南島民族分布整個太平洋、東南亞、南亞。
該語系有共同點。
「麻豆」原來的意思是「眼睛」,這裡的原住民選眼睛是他們的圖騰。
台灣原住民經過漢化過程,就是國民政府來要求原住民取中文名字,原住民當時也很努力學中文因為那是對原住民有很大歧視(被叫做「番仔」hoan-á)。
2003年台灣成立原住民委員會,開始重視原住民語言

在台北市:

1988年發生「還我客語運動」

有很多客家地區:通化街
職業有很多客家人:鐵路局
但生活上他們不會說自己是客家人,只對自己的相親使用客家話。因為客家人在其他地方是minority group,個人的語言政策選擇隱形,所以他們傾向學別人的語言(例如:高雄的客家人努力學台語,泰國的客家人學潮州人的風格)
台美人:在特定的年代跑出去的人(受國民政府的語言政策破壞),在家裡只會讓小孩學台語。

印尼:
1998之前:禁止華語,不能舉辦華人的節日。這件事情跟1945年華人對民族主義的交換做抗議,因為華人認為要保持自己的語言,不接受跟其他民族一樣。

 

台灣原住民一個族分佈在一個地方,一個語言區被研究者認定是同一個語系,後來花蓮的太魯閣族跟政府申請獨立一個語區,賽德克也一樣(看賽德克巴萊電影)。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